第一百零五章 后記·下落
羅馬君王并不吝嗇。在愿意承認夏國使節的身份后,立刻舉行了盛大的宴會招待。
官員、貴族、軍區“節度使”、部落“酋豪”紛紛到場,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他們這些異國來客。
羅馬對東方是有興趣的。
前唐時就多次派遣使團至長安,隨后因為種種原因停止。而今再次恢復,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他們派遣了一個百余人規模的隊伍,攜帶國書和禮品,隨李守信一同歸國。
李守信本來非常欣喜,覺得此行不辱使命,對圣人終于有個交代了。但到欽察草原的時候,他遇到了一支從東方返回的商隊,得知今年已是乾道元年(927)。
大驚失色之下,繼續打聽,才知道大夏建文神武無上皇帝已在去年駕崩,太子登基之后,以今年為乾道元年,大赦天下。
對于這個消息,李守信目瞪口呆。聯想到一路上的艱辛與苦難,他是悲從中來,嚎啕大哭。
臨走之前,圣人千般囑咐,萬分叮嚀,并說待他們成功歸國,一定親自出城迎接。只是沒想到,一路上這么多坎坷,延誤了歸期,導致沒能見到圣人最后一面。
再想到路上因為種種原因死去的人,更是心中郁結,難以排遣。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人生本來就這么多磨難與遺憾,叫人意氣難平。
或許,這也是人生的魅力。
******
李守信使團最終于乾道二年(928)正月抵達洛陽。
彼時新君剛剛班師回朝。
先帝駕崩,河南、河北一些州縣以為新君會停了移民,結果仍然繼續,于是爆發了叛亂。
再加上最后一支雜牌部隊廣捷軍不滿自己的下場,奪占城池造反,聲勢一時間搞得有些大。
新君立遼王邵修守為太子,勾當軍國事,太后折氏輔政,自領諸部兵馬二十余萬出征,數月即討平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