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魚上鉤(求訂閱)
美國品牌最早是看不上中國市場的,八十年代日本品牌就開始大局進入中國市場,而美國人的反應卻慢了半拍,惠而浦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開始進軍中國市場。
1994年,惠而浦與雪花冰箱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電冰箱的壓縮機,然后遇到了擴張期的海爾,結果就是惠而浦的合資公司一年的時間就巨虧9000多萬人民幣。
1995年,惠而浦買下了水仙洗衣機的品牌,并且砸下了7500萬美金的巨額投資,進行產品升級和市場開拓,然而卻遇到了中國家電行業價格戰打的最厲害的幾年,導致這個項目連年虧損。
1998年,惠而浦又跟見花電器廠合作,生產微波爐,然而那個時候,國內微波爐剛剛經歷過一場非常慘烈的價格戰,存活下來的只剩下格蘭仕。
那時候諸如松下等日本品牌,直接被趕出了中國市場,西芝電器扛不住了,干脆將微波爐業務賣給了美的。惠而浦在這個時候來中國搞微波爐,被秒的連渣渣都不剩。
與此同時,惠而浦還收購了藍波空調,打算在中國大力開展空調業務。然而同一時代,董女士成為了格力的經營部長,就連春蘭這種老品牌,都被格力給打趴下了,惠而浦的空調項目,再次以失敗而告終。
可以說惠而浦的中國戰略,真是爛的一塌糊涂,總是在最錯誤的時間,做最錯誤的決定,而且還專門挑最難纏的對手。
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上,雖然屢屢大敗而歸,但是在國際市場上,仍然是最頂級大品牌,是無人敢忽視的巨頭。
……
李衛東看到這張惠而浦的名片,心中頓時一喜。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本來還琢磨著,去美國找你呢,沒想到你自己送上門來了!”
隨后李衛東故意裝出一副震驚的表情,一臉恭敬的說道:“托馬斯先生原來是來自于惠而浦公司!能夠得到惠而浦公司的看重,真是讓我倍加榮幸!”
這番奉承話讓托馬斯很受用,他開口說道;“李先生,現在你應該相信,我們有實力,買下這款榨汁機的全球專利授權了吧!”
“當然!”李衛東點了點頭,隨后開口問道:“托馬斯先生,你們購買專利授權,是打算在美國的工廠,生產這種榨汁機么?”
“不只是在美國,我們在全球有幾十家工廠,都會生產這種榨汁機!”托馬斯開口說道。
李衛東則開口說道:“托馬斯先生,恕我直言,這種榨汁機是一種小家電,其實并不適合在美國生產。首先,小家電的結構簡單,技術含量低,生產的時候不需要高級技術工人。
而美國的家電工廠里,大多數都是技術工人,讓他們來生產這種簡單的榨汁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與其讓他們生產低技術含量的榨汁機,不如讓他們生產技術含量高一些的家電。
其次,這種小家電售價比較低,我估計這種榨汁機的市場零售價也就是在五十美金左右。售價便宜也就意味著利潤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