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 無心插柳
“他們的這個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是嗎?”
“當然,你沒學過嗎?”
“還真沒有,我是研究量子物理的,沒怎么研究過凝聚態物理。如果,我是說如果我找出高于39K的超導物質,我是不是也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說這句話的時候沈光林是認真的,因為他知道非常多的超導材料溫度在39K以上。
“沈先生,您提出的C60理論就已經可以獲得諾貝爾獎了,超導理論還是留給我們去研究吧。”
臺下又是一片笑聲,他們覺得,原來這位著名科學家也有翻車的時候。
其實,沈光林真的不知道,1986年,柏諾茲和繆勒在陶瓷材料中找到了39K以上的物質,因此獲得198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是物理學上獲獎最快的科研成果,被沈光林無意中說了出來。
沈光林心里有底了,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化學式:Y2O3·BaO·CuO。
“它叫釔鋇銅氧化物,它的超導極限是78K。你們回去之后把陶瓷材料挨著試一試,這里面50K,60K的超導材料大堆。可惜我最開始不是研究這個領域的,所以沒有在意這個東西。或許BCS理論有道理,但是只存在于金屬材料,無機物不在這個范疇內。”
一句話驚起千層浪。
“您說的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我需要編謊話來騙你們嗎,你們驗證了材料之后記得幫我申請諾貝爾獎哦。不過,現在想著竊取和冒領我成果的人就不要自作多情了,我的論文今天就郵寄出去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