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
高道德自然會有些劣勢,比如這個買賣可以賺很多的錢,人丁買賣這個自古就有的產業,當然非常賺錢,大航海伴隨著三角貿易,本質上,不就是在販售人丁嗎?
譬如這些個舶來新娘,也可以重復利用,新娘嫁過去就立刻跑路,回收再利用,把逃跑的舶來新娘抓到,再從松江府送到徐州府,一女多嫁,重復套取光棍們的勞動剩余。
這不是賺兩次?
低道德的優勢,后債無窮無盡,最終不僅沒有起到消除光棍潛在的威脅,反而把他們的兇性給逼出來。
所以,朱祁鈺選擇高道德劣勢。
“李愛卿請朕去看看匠城,于少保同去?”朱祁鈺笑著問道。
于謙此時無事,笑著說道:“同去,同去。”
匠城,是景泰四年李賓言尚書,析華亭縣西北修竹、華亭二鄉,上海縣西新江、北亭、海隅三鄉,置青浦縣,修青浦縣城,這青浦縣城就是匠城。
朱祁鈺這次并未騎馬,而是選擇了乘坐大駕玉輅,這次不是微服出巡,而是以皇帝的身份,蒞臨青浦,視察匠城。
冉思娘閑來無事,聽說陛下要去匠城,便嚷著想看看熱鬧,朱祁鈺便讓冉思娘扈從前往了。
“那就是匠城嗎?”冉思娘驚訝的指著窗外的城池問道。
天邊出現了一道黑線,那是一堵城墻,城墻高約四丈,五鳳樓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為了迎陛下駐蹕,城頭旌旗招展。
朱祁鈺看著那高大的城墻點頭說道:“嗯,青浦匠城圍約七十里,面闊十八里,寬十六里,城墻底厚四丈、頂厚兩丈七尺余,正北有五道城門,其余三面,每面三道城門。”
“城中東西有十一條大街,南北有十四條,共計九市七十二坊,以大明街隔東西兩城,東城為軍、西城為匠。”
朱祁鈺說到這里的時候,面色有些古怪。
正中的那條大街叫什么,當初李賓言和皇帝磨了兩次牙。
開始李賓言想叫泰安大街,因為北門,沖著京師的門,叫泰安門,朱祁鈺給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