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傳詔
“五天前虜軍水師奔襲建鄴的消息已經傳至江陵,而建鄴水軍為虜兵所潰的消息亦已于前日傳了過來。”徐武江還禮道。
荊湖與江淮乃是大越最富庶之地,除了水運便捷外,沿岸還建立完善的驛傳。
軍情司派遣人手,以京襄信使的身份,當然可以借助沿江驛鋪快速傳遞消息,換馬不換人,甚至換人又換馬,將情報從建鄴送到荊州,最快甚至都不需要三個晝夜。
朱沆雖說也馬不停蹄往荊州趕來,但他的身子到底經不住如此兇狠的顛簸,乘馬日行兩百里就已經是極限。
此時已經是他攜旨離京的第九天了。
徐懷早在五天前就已經知道赤扈水師主力殺入長江的消息,自然不足為怪。
只是令朱沆未曾想到的,建鄴水師已經被擊潰了?
“什么時候的事?”朱沆手腳凍冷的問道,“建鄴那邊的情況怎么樣了?”
“虜兵水師二十七日抵近建鄴,當日便有三千虜兵登岸燒殺擄掠,次日又從北岸接應三千步甲渡江,宿衛禁軍于玉潺河西岸,與登岸虜兵激戰半日,損兵折將千人,就撤入城中——見渡江虜兵有強攻龍江水營之意,朝中被迫倉促間下令水師戰船出塢港作戰,但就是在水營河道外側的江面,為赤扈水師擊潰,沉舟無數……”徐武江說道,“之后建鄴附近一片混亂,到底是什么個狀況,我們也不甚清楚,暫時還沒有新的消息傳來。”
“徐懷可在城中?”朱沆手腳禁不住有些顫抖的問道。
“前日得知建鄴水師為虜兵所潰的消息之后,使君就前往南蔡了,后續大軍也會先往南蔡。就怕與朱公錯過,特使我與董公留在江陵相候。”徐武江說道。
“那我們不要耽擱,直接去南蔡。”朱沆說道。
“我們已備好快船,即刻動身。”徐武江說道。
朱沆在鄂州棄馬換船,乃是荊北制置司提供的一艘狹體官船。
徐武江正好是要押解一批物資、將卒前往南蔡,都準備到動身了,接到哨船傳報朱沆快要抵達江陵,才等他一等,不然就是留朱桐在江陵應付朱沆。
朱沆是一刻都不想耽擱,即刻拽著徐武江、董成等人往運兵船疾步走去,朱桐跟在身后登船,也沒有心思喝斥。
朱桐實是韓圭與徐武江商議暗中召來荊州,也就是昨日才到,不比朱沆早多少。倘若真有變局發生,荊襄需要有足夠熟悉建鄴的人手,去應付一些錯綜復雜的局面——倘若不是朱芝實在不便離開黎州,韓圭都想擅自將朱芝請來荊州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