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當務之急
現在因為戰事激烈、局勢危急的緣故,諸州軍急劇擴編到四五千人眾,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等到戰爭結束或局勢得到緩解,諸州軍八九成人馬都會解甲還田,他們這時候打破腦汁爭統兵權,不是嫌自己活得太滋潤嗎?
當然,更為關鍵的是徐懷,或者說京襄有能力繞過諸路兵馬都部署司,直接去掌握、指揮分拆開來的勤王兵馬,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使得他們沒有立場去質疑徐懷作為主帥做出的作戰部署。
而這一點也恰恰是魏楚鈞所深深忌憚的。
對淮西的增援,京襄都并沒有出全力,甚至都沒有出大力,直接調動的嫡系人馬,數量都未必及得上宿衛禁軍。
徐懷一面要安排人手加強對宿衛禁軍的控制,一面要繞過諸路兵馬都部署司,直接在接敵戰場有效的去掌握總兵馬將近十萬、彼此互不統屬、關系錯綜復雜的諸路勤王兵馬,這是何等恐怖的掌控力及統治力?
魏楚鈞長期以來都在葛伯奕身邊襄助軍務,對這點的感受或者說畏懼,可以說比一般的統兵將領都要深刻得多。
他現在唯一的念頭,不是鼓動誰去爭什么對勤王兵馬的統制權,而是想著盡快解壽春之圍。
到時候諸路勤王兵馬,包括諸路義軍都將還歸地方,就不存在什么統制權之爭。
到時候京襄就算不將宿衛禁軍的兵權交出來,就算劉師望、陳縉、余珙這些人鐵了心跟京襄一路走到黑,徐懷所直接掌握的嫡系兵馬也就在十萬左右。
而壽春之圍得解后,他們所掌握精銳兵力,也不會太過劣勢。
魏楚鈞最不敢想象的是壽春淪陷,韓時良、葛鈺所部被赤扈人殲滅,他們所面對的局面將是何等惡劣、慘淡。
到時候不要說高氏、顧氏極容易會被京襄所給予的好處收買過去了——只要京襄許諾的好處足夠多、足夠大,高氏、顧氏犯不著力保紹隆帝——魏楚鈞懷疑連顧藩及鄧珪在楚州都未必可靠。
魏楚鈞目前最緊張的兩件事:
第一就是勸諫紹隆帝立齊王寅為儲,重新爭取胡楷、錢擇瑞、張辛等先帝舊臣的支持。哪怕令他們保持中立,也要遠比將他們都推到京襄的懷抱里好得多。
第二就是解壽春之圍,而這才是真正令京襄有所忌憚、收斂的籌碼。
之前魏楚鈞也沒有機會跟羅望當面交代當前的微妙形勢,此時也是難得有機會與他促膝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