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當務之急
燈燭燒盡,天色微曉,魏楚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送羅望離開……
…………
…………
仲長卿勒馬停在將軍嶺之巔,駐足遠眺,回春返綠的原野之上,一條頗有豐潦之姿的河流往北蜿蜒流淌,還有一條河流往東偏南方向流淌。
這兩條河流都發源于他腳下的將軍嶺,流向卻截然不同,水流也談不上多寬闊,但在歷史上卻赫赫有名。
這兩條河流就是令前秦八十萬兵馬聞風喪膽的淝水:往北經壽春境內注入淮河的水脈,又稱東淝水;往東南注入巢湖的一水脈,又稱南淝水。
東淝水、南淝水兩條水脈原本并不相通,但在漢末曹魏時期,為江淮兵馬糧秣運抵達合肥,曹操在將軍嶺以東,開挖運河貫通兩河——這條運河又稱為曹操河。
將軍嶺周圍的地勢還是高了,淝水流程又短,想要維持曹操河有足夠高的船運水位非常困難。
隋唐之后,隨著邗溝水運體系日益成熟,以及中原通過邗溝對東南的財賦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中原王朝也就沒有太強的動力,花太大的代價去維系淝河運道的貫通。
近百年來,曹操河基本上就荒廢下來,淝河重新變成兩條隔絕的天然河流。
不過,在這一刻,在將軍嶺以東,已經有成千上萬的民伕被驅趕過來,在曹操河舊址上開挖河道。
這么做的原因很簡單,巢湖南接長江的濡須水已經被南朝兵馬完全控制,不這么做,撤到合肥以西河道之中后水師戰船就沒有辦法撤回到淮河,將徹底淪成荊州水軍攻打的活靶子。
當然了,平燕宗王府更希望打通壽春與合肥之間的水道聯系,成為長期占領合肥的紐帶。
仲長卿卻不覺得他們目前有長期占領合肥的機會。
就算能及時殲滅韓時良、葛鈺部,占領壽春,仲長卿也覺得他們應該將防線收縮到壽春,或者將壽春也放棄掉,徹底撤回到淮河以北更為妥當。
因為此時他們并不能確認淮河不會被京襄的鐵甲戰船所截斷。
荊州水軍的發展時間很短,期間京襄還與京西、河洛高度對峙作戰近兩年之久,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荊州水軍至少裝備了超過三十艘鐵甲戰船。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襄裝備的鐵甲戰船只會更多,同時還牢牢控制著淮河上游河道,赤扈還有什么信心覺得自己能始終將淮河中下游控制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