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軍議(二)
而這次軍議一旦就渡淮之事形成共識,上奏到朝廷也不可能推翻了。
畢竟這次軍議的參與,基本上已經(jīng)代表了大越現(xiàn)有的絕大多數(shù)軍政力量。
京襄或者說徐懷,已經(jīng)事實上用提舉天下兵馬勤王招討使司軍議,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樞密院的樞密會議。
而倘若名義上以他為首的五路度支使司,再進一步從屬于提舉天下兵馬勤王招討使司,到時候徐懷只要阻止皇詔出京,大越權(quán)柄差不多就集于他一人之手了。
這或許是京襄執(zhí)意舉行此次軍議更深的謀算吧?
“渡淮或不渡淮,諸公且議,我等則奉圣旨行事,恕不奉陪!”葛鈺霍然而立,也不去看徐懷一眼,而是朝周鶴、汪伯潛等人拱拱手,接著就站起來朝衙堂之外走去。
羅望以及其他壽春將吏這時候也相繼起身,跟著葛鈺離去。
對于葛鈺等人的離席,徐懷也沒有下令攔阻,而是不動聲色的看著韓時良。
韓時良臉色黯然,半晌后施施然立身而起,誰也不看朝衙堂外走去。
徐懷又朝魏楚鈞看過去,不懷好意的問道:“魏公也要甩袖而去嗎?”
堂上眾人一起朝魏楚鈞看去。
魏楚鈞這一刻在席間如坐針氈,韓時良、葛鈺、羅望能走,甚至汪伯潛也能走,但他魏楚鈞卻不能走。
五路度支使行轅都遷入澗溝鎮(zhèn)大營了,他走了,徐懷后腳就會派人接管五路度支使司行轅,不就相當于將五路度支使一職拱手相讓嗎?
他相信徐懷絕對做得出這事,而且一旦形成京襄兼領(lǐng)五路度支使司的事實,他在朝堂之上能爭辯得過?
不管怎么說,他都得硬著頭皮留下來。
“看來壽春諸將吏對渡淮之事有很大的異議啊,好在魏公深明大義,沒有跟他們成一丘之貉啊,”史軫慢悠悠的說道,“好啊,壽春諸將走了也好,魏公在這里,就不妨礙諸公商議個條陳,請陛下定度……”
深明大義你個頭哦,魏楚鈞內(nèi)心在咆哮,他現(xiàn)在很清楚京襄想干什么,說白了,就要是在潛邸系之外先就渡淮等事達成共識,然后派兵馬,哦,派人前往建鄴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