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 勛貴們傾家蕩產
魏忠賢立即回道:“奴婢遵旨!”
“從朝鮮、倭國借來的糧食會使糧價持續在三到五角銀幣一石的價格,趁著糧價比較低,銀幣持有價值較大的時候,盡快復工復產,將在清查債務過程中,得來的店鋪盡快拍賣出去,拍賣不出去,就廉價讓原本的經營者承租,承租一定年限后,可以作為其產。”
“拍賣所得的資金與銀行借貸的收入,接下來主要用于募兵與基礎建設,募兵不必說,由兵部主抓,嚴格篩選兵源,設立兵役與退伍制度,除此之外,熊愛卿當速擬出,新的軍功爵條例,大明以后無論是身前封爵還是死后追謚,無論文武,當首重軍功!
“而對于基礎建設,一是整頓驛站,增設驛站,增加驛夫和傳消息用的鋪兵,增修官道,增建橋梁,由各省督撫設出專門的郵道衙門負責,以后朝堂中央,考慮增設郵部;
二是地方上增建官辦學堂、醫館、養濟院,使更多人的讀書,更多的人有就醫,更多的鰥寡孤獨者被養。”
“另外,朝廷回購的糧食陸續調回京師與各地常平倉,用于戰備與災備糧!”
“從勛貴豪族等手中所收的莊田依舊設為國營農莊,立即減租,建立穩固的田地承包制。”
接著,朱由校又對接下來的執政任務做了諭示。
“臣等遵旨!”
韓爌和熊廷弼等皆回了一句。
眾臣都臉帶悅色,因為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皇帝陛下雖然殘暴狠辣,對鹽商、對叛亂士紳、對藩王、對外番諸國、對勛貴都可謂刻薄寡恩至極,極盡搜刮之能,但搜刮來的錢糧卻并不是用于個人享樂,而是用于富民安民、以及強化國力、增強朝廷統治之能。
更為理想主義,希望大刀闊斧改革的熊廷弼很喜歡這樣的天子,也覺得這樣的天子才算是雄主。
他也因為久在御前中樞歷事,而開始更清楚的明白,為何天子即位之初,就無條件信任自己經略遼東,他認為是因為自己如今效忠的這位天子是真的乃天降之雄主,有非凡之英才。
當然,事實上,朱由校信任熊廷弼不是本身才能卓越、有先見之明,而是歷史經驗給他的答案。
但朱由校現在的一系列表現的確讓熊廷弼對朱由校更加的欽佩。
比較偏現實主義、講究陰陽調和、治大國當如烹小鮮的韓爌不是很喜歡朱由校這樣強勢的天子,也很不適應。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當今天子也算是用心深遠,既敢以殘暴之手段鎮壓藩王,推行新政,也知道藏富于民,知道通過加強治學之事啟迪民智,知道讓利惠民,以使民心得安,更知道通過加強基礎建設來強化統治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