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偶爾有雜音,也只當是某些‘人’,借機詆毀。 趁勢,關于毛紀先生的書籍,竟也被人印刷了出來,在京里四處兜售。 這毛紀先生關于理學的新闡述,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讀書人爭相購買。 不少人得之狂喜。 天氣,越來越寒了。 大雪紛飛。 眼看著,年關將至。 只可惜……此時太子還在昌平練兵。 弘治皇帝想到已出走了一個多月的兒子,在這冬日之中,難免有些心里暖呵呵的。 可同時,又表現出了憂心。 兒行千里母擔憂,擔心的,何止又是母親的。 為人父的弘治皇帝,雖平時對太子管教甚嚴,動不動喝罵,可現在,那小子去了外頭,至今未回,竟是難免……有些想念了。 弘治皇帝看著一本本奏疏。 心煩意燥。 他嘆了口氣:“蕭伴伴。” “奴婢在。”蕭敬回來之后,沉默寡言了很多,不該說的,他一句不說,現在已經習慣了做木樁子了。 弘治皇帝道:“這些奏疏,個個都在吹捧那大楊山,說什么桃花源,簡直……就是亂用典故,這桃花源,乃亂世避世之地,我大明,莫非也稱了亂世了嗎?還有什么雞犬相聞,什么夜不閉戶,簡直就是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