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第二次松錦之戰(十七)
“那就好。那就好。”
阿濟格喃喃自語,不知不覺的,竟然又睡過去了。
他眼睛閉上了,不能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傅勒赫雖然嘴里說不害怕,但臉色蒼白,眼神里的害怕根本就藏不住。
……
臘月三十。
大明隆武六年的最后一天。
身為皇帝,春節初一有許多的慶典需要他親臨,容不得缺席,加上二十三的大戰之后,天降大雪,錦州戰事暫時不可能有大的改變,于是,臘月二十五的時候,隆武帝朱慈烺離開山海關,起駕返回京師,其間,他路過秦皇島,在碼頭短暫停留,見識了秦皇島終年不凍的暖洋,檢閱了駐扎在這里的大明水師,接見了水師一干將領,從施瑯到下面中層將領,一一勉勵,并予以賞賜,完后見了天津船廠主事(廠長)侯方域。
最初,隆武帝將侯方域侯大公子派到天津水師為參贊,就是為了磨礪他,歷經七八年,經過許多事,侯方域成熟穩重了許多,對海事船事有了很深的了解,尤其侯方域擅長交際,頗有人格魅力,和荷蘭教官們打的火熱,漸漸的,借著修船之名,侯方域竟然是搞到了三桅戰艦的制造圖紙,這可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一直保守的大秘密,是真正的國之重器。
這其間,侯方域參加科舉,隆武三年中舉,四年又中了進士,真正的有了官身,隆武帝遂提拔他為工部主事,主管天津船廠事務,為建造大明自己的三位戰艦做準備。
今日面見陛下,侯方域侃侃而談,所言有物,已經不是當年那一個,只知道風花雪月,琴棋書畫,但卻不通實務、無有大用的名公子了。
就造船來說,就眼下的人才,侯方域絕對可以稱作大明第一人。
朱慈烺很欣慰。
---能在歷史留名的,都絕不是一般人物,前世里,侯方域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一世,他終于可以發揮他的才能。
這是他的幸運。
這個時代,像侯方域這樣的文人有很多,如果他們都能像侯方域一樣,在風花雪月的詩詞之外,另外能掌握一門時下的科學,不論造船,數學,物理,化學,冶金,建筑……全社會蔚然成風,學習基礎科學,解放思想,開拓眼界,積極研究,那就不止是個人的幸運,而是整個大明的幸運了。
而這,正是朱慈烺一直在努力和期盼的。
“陛下,現在建造三桅戰艦的幾個難點,臣已經琢磨透徹,并從西夷請來了幾十個曾經建造三桅戰艦的工匠,做了小規模的實驗,但是朝廷允許,撥下錢糧,三桅戰艦,立刻就可以建造。”侯方域信心很足,做事情的心也很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