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正確
女性之間的守望相助和彼此理解,隱秘地流動著的情感,成為了這個故事里唯一的暖色。這一點點暖色,支撐了“未成年少女墮胎”這個青春壯舉。
而女主孩子的爸爸,從頭到尾在影片中沒有任何直接的呈現。這也符合大部分受到傷害的女孩的狀況,渣男是缺席的,能面對傷害的只有自己。
這部影片什么都沒有表達和宣揚,也沒有控訴和呼喊,它只是沉默地呈現了一小段青春故事。它讓身體回歸身體,讓語言僅僅成為語言,而不是調動受害者的情緒與體制和法令對抗。女性觀眾可以從影片中感受到真實的共情和呼吸。男性觀眾在其中也不會感覺到那種很刻意的“女權感”。
這部電影,獲得第70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也在美國次級電影節提名或獲獎。
可在注重ZZ正確的奧斯卡電影節這里,連提名都沒有。
原因,不符合美國的ZZ正確。
而在2007年,美國同樣上映了一部“墮胎”電影,名為《朱諾》。
確切的說,這是一部與墮胎無關的墮胎電影。
《朱諾》是由賈森·雷特曼執導,迪亞波羅·科蒂編劇,艾倫·佩姬、邁克爾·塞拉、奧莉薇·瑟爾比、艾莉森·珍妮、J·K·西蒙斯、詹妮弗·加納、杰森·貝特曼主演的一部加拿大、美國合拍喜劇電影。
整部電影的預算只有650W,盡管影片中的時間跨度為一年,實際拍攝時間只有一個月。
講述的是10多歲的聰明女孩意外未婚生子,最后把孩子送給另外一對夫婦的故事。
該片于2007年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首映,12月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朱諾》于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這說明它連同在9月初舉行的威尼斯電影節的門檻都踏入不了,只能前往比歐洲三大更次的國際電影節。
哪怕是去到更次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依舊顆粒無收。
這樣一部電影回到美國國內,不僅榮獲美國大大小小各種電影節的提名或者獲獎,還提名了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以及獲得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
原因同樣只有一個,《朱諾》符合美國zz正確。
同是美國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是真講墮胎,而《朱諾》的內核是不管怎樣,孩子生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