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要考大學的總經理
上千年的封建史就是上千年的管理歷史,儒家的“仁政德治論”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都是中華民族璀璨的瑰寶。要治理這么大的國家,沒有些理論怎么行?無論是宏觀管理的治國學還是微觀管理的治生學,中國人都有創舉。
但是現代意義上的管理思潮真沒有,因為亂了一百多年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
建國后實行計劃經濟,并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企業管理。
改革開放到92年南巡講話之前,自發型的工廠制管理占主體,中國企業管理水平處于美國二十年代的水平,類似于美國的泰勒科學管理階段。
92年到98年期間,國家的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國營企業為三角債所困,民營企業普遍有較強活力,企業管理理念也發生了變化。部分企業開始走向國際,企業管理理念也發生變化,各企業間的管事水平也開始拉開差距。
但這只是指沿海開放城市,內陸的很多大中小型企業還處在懵懵懂懂的狀態。可能很多有能力的企業家對管理自己的企業確實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但是要形成現代管理制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難免會摸著石頭過河。
而國外的先進管理制度雖然看起來好,也如洪水猛獸般沖進中國的企業界,但外國的東西畢竟水土不服,兩者的磨合要到二十一世紀才展現魅力。
所以說,現在是唐求能夠發揮的最好的舞臺,因為獨此一家,獨一無二。他憑借超人一步的管理理念,一開始就發出耀眼的光芒。
魏學松平時也在研究中國的企業問題,也曾經在國企里待過,太明白唐求說的意思了。只是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兩步是瘋子,唐求的公司真能做到他期望中的那樣?
不過值得鼓勵,難為他小小年紀就有這種認識。
只能說,他背后人能選中唐求并把他推到前臺,是有眼光的,這是魏學松和楚海益不約而同的看法。
或許這個人有點用處?這是魏學松更深一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