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黔南叛變欺壓甚,殺雞儆猴時運轉
天寶十一載十一月
楊國忠受命出征黔南,身上兼有黔南、劍南二節度使,此時才抵達劍南道瀘州前線。
早在天寶十年,黔南諸族不滿大唐高壓政策久矣,起兵反抗,時任劍南節度使楊國忠推薦親信鮮于仲通為主將,令他率軍攻打南詔,結果失敗,損失數萬人。
然而由于反叛軍只是不滿朝廷欺壓,故而僅僅只是結寨自守,拒不納貢。
所以并沒有侵占劍南道的土地,再有黔國公府在黔南勸阻,反叛力量僅在黔南道,且起起伏伏。
為了謀取戰功,楊國忠借用黔南與中央之間的信息差,為鮮于仲通遮掩敗績,偽造戰功上報朝廷。
朝廷以為真,所以并沒有怪罪二人,反而加官進爵,讓楊國忠身兼劍南、黔南二節度。
雖然遮掩了敗績,但楊國忠深知黔南問題必須要解決。
故而提拔黔南當地的蠻人領袖孟良柱為黔南兵馬使,以為招攬黔南各部。
誰知孟良柱上任后大肆斂財,欺壓良善,凡是以往與他有仇的部落、家族多被其查抄。
黔南各地大驚失色,本來有所減緩的反抗勢力再次聚集起來。
不僅如此,孟良柱還派人挑釁南邊從驃國剛獨立出來的木邦,想要欺負小勢力,以謀取更多的戰功。
結果木邦軍忍無可忍,動用所有力量起兵反攻唐軍。
孟良柱不得民心,加之木邦首領派人聯絡黔南各部,約定驅逐唐軍后各部自治。
早已無法忍受的黔南各部首領、漢人豪強紛紛起兵襲擾唐軍糧道,致使孟良柱大敗,一路退回黔南收服昆州。
消息傳到長安,這才有了楊國忠召集大軍南下之事。
然而當楊國忠意欲在長安附近募兵南下征討叛軍時,百姓們一聽是去黔南,這與流放何異,所以沒人愿意應募。
無奈,楊國忠只好派御史捕人強制送到軍所,東拼西湊,這才募集了十余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