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大朝禮
挑選軍隊中誰不想回家的事情,實際上只進行了一晚上時間而已,李恪也只給他們準備了一晚上時間。
第二天一早,李恪拿著各營的準確名單:“普通士卒六千四百一十二人,伍長兩千六百九十七人,什長二百零三人,屯長一百五十七人,百將兩百一十九人。”
這怎么越往上走,不回家的比例就越大,到了千將以上,卻一個人都沒有,李恪心里有些疑惑,于是又看向后面他們的資歷。
等看了一邊之后,才發現其中的原因,原來是自唐朝建立以來,就一直在打仗,他祖父李淵在打,他父親李二也在打,他也在打,由于戰事連綿,有些士卒的服役期限一拖再拖。
導致這里最長的服役期居然有長達二十年的百將,家里遭受戰亂,服役期限越長就越不想回家,這就導致軍職越高,不想回家的比例就越大。
而且就算回了家,十幾年不從事生產,除了打仗是真的都不會,而普通士卒,伍長和什長大多都是隨時招募,所以愿意回家的人占的比例就很大。
至于千將以上,都是可以輪換戍邊的,他們都是可是隨時成家,所以在大唐內都有牽絆,所以才一個都沒有留下。
“這樣,這些名單就這樣確定了,先給他們記下軍功,讓軍法官進行加倍封賞,之后給他們一人兩匹馬,放一個月時間的假,一個月之后再到當地衙門報備,跟隨新征士卒一起來玉門關。”李恪說道,既然讓他們長期戌守邊關,那就讓他們好好放縱放縱一下。
“是!”
“三十萬大軍想要成型,就必需要伍長五萬五千人,什長兩萬七千人,屯長五千五百人,百將兩千七百人,千將五百四十人,校尉一百一十人,左右將軍五十五人,二十七位正三品大將軍,至于從二品大將軍,則是由各地的都護府府主掛職。”李恪想道。
隨后又繼續道:“不過,千將以下可以永遠駐扎四大都護府,但千將以上的千將,校尉,左右將軍和大將軍在戍邊五年之后就必須回來。
由關內繼續派出將領輪換,而且千將職位的選拔,是可以由當地士卒進行上升的。嗯,在然后就是,每年對西方四大都護府流放的犯官,刑徒以及贅婿必須超過五千人,這些進入屯墾兵團序列,可以參軍。”
李恪就這樣在大營里想了兩個時辰,被副將帶來的消息喚醒。
“皇上,各營士卒何時放歸。”
“從今天開始吧,讓軍法官去各營進行封賞,封賞完畢后就讓各校尉帶他們回歸各府,解甲歸田吧。”李恪在上面用上大印后,讓副將帶著文件下令去了。
接下來的事件就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半個月后,李恪本人也帶著親衛和文武百官趕回長安,他知道這西方四都護府的設立,肯定會遭到許多朝中大臣的反對,但這項軍令他必須完成,因為李恪心里想控制這五萬里疆域,為大唐的后世爭取一些版圖。
當李恪到達關中時,北衙軍兩萬前來接駕,李恪也徹底擺開皇帝禮儀,在長安外與接駕的文武百官相遇后,當晚又回到了寢宮,與皇后貴妃們慶賀,等到睡覺時,已經是深夜子時了。
第二天,作為大唐皇上歸來的第一天,舉行了大朝禮,在朝禮當中,李恪定下了要在西方五萬里疆域設立四大都護府,四大都護府的名字又改了一些,在波斯,設立里海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