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再入諏訪
至于武田晴信為何沒有第一時間征召軍勢前去救援上原城,是因為他在擔憂佐久郡之中山內上杉家旗下的那些國人領主們。
盡管先前武田晴信已將大井貞隆、望月昌賴等人擊敗,但并不代表武田家就穩(wěn)固了在佐久郡的統治。相反,佐久郡還有不少地區(qū)依舊是山內上杉家的勢力范圍。
其中,大井貞隆之弟大井貞清就在小諸城城主大井高政、巖尾城城主大井彈正忠、耳井城城主耳取駿河守(大井駿河守)、志賀城城主笠原清繁等人的支持下,繼承了巖村田大井家的家名,并將本據遷至內山城,與志賀清繁遙相呼應。
在武田晴信看來,諏訪郡遠比佐久郡要重要得多。眼下的武田家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挑戰(zhàn)山內上杉家,只能先挑軟的柿子捏。
而小笠原長時、高遠賴繼、藤澤賴親等人就是武田晴信自認為的‘軟柿子’。
在武田晴信看來時間不等人,雄踞北陸道三國(越后、越中、佐渡)的越后上杉家實力和影響力已經是越來越強、越來越大,就連奧信濃的高梨家、市河家、長沼島津家、井上家、泉家(尾崎家)、須田家、飯森家等國人領主都先后出仕了越后上杉家。可以說越后上杉家染指信濃一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了。
若是武田家不能盡可能奪取更多信濃一國的領土,一旦將來與越后上杉家接壤,武田家就能難再繼續(xù)向北開疆拓土了。
再加上武田家才與北條家達成停戰(zhàn)議和不久,向關東方面開疆拓土就只能與實力較強的山內上杉家與死而不僵的扇谷上杉家交戰(zhàn)??蛇@兩家的關系今非昔比,如今更是唇齒相依,不可能坐視一家被攻打而不聞不顧。
而武田家的南面是經濟實力很強的今川家,武田晴信之父武田信虎還被軟禁在駿府,若是與今川家再度交惡,很難說今川義元不會擁立武田信虎打回甲斐重新擔任武田家家督。
不僅如此,這一年的武田晴信可謂是流年不利。
先是武田晴信的禰禰于躑躇崎館病逝,享年十七歲。同時,甲斐一國還面臨著饑荒、瘟疫、蝗災等災害,以及年初強力臺風破壞了不少房屋。
為了轉移甲斐一國的矛盾和壓力,武田晴信必須采取相關的行動來緩解內部的危機。
所以,武田晴信在權衡再三之后,也只有向信濃方向擴張勢力了。
在正式出陣諏訪郡之前,武田晴信還不忘將紅底絹布的“南無諏訪南宮法性上下大明神(諏訪明神神號,是蛇神、石神、山神和風水神的集合體)”作為自己的旗印之一,并用金粉飾之,一共制有二十四面。
如此一來,武田晴信既能鼓舞家臣、旗下國人領主的作戰(zhàn)狂熱,又能將權力觸角伸到領民的精神世界去——畢竟是封建時期,封建迷信多少還是要搞一點的,也是很有效的,算是較為另類的政教合一。
天文十二年,六月一日。
武田晴信率軍進入諏訪郡境內,目標直指正被小笠原長時、高遠賴繼、藤澤賴親等人圍困的上原城。
此次出陣,武田軍的兵力達到了七千五百余人,甚至還有今川家派來的三百余援軍加勢,可謂是傾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