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考古地層學
這面涉及到一個考古基礎知識——考古地層學。
曹子鈞有些自嘲,“我畢竟不像楊隊他們一樣是科班出身的,我是半路出家的,所以對于一些理論知識也弄不太明白。比如考古地層學什么的。”
說完,望向蘇亦。
蘇亦會意,接過他的話,“其實,考古層學的概念也不復雜,中國考古地層學的奠基人就是梁思永先生。尤其是在30年代對安陽殷墟后岡遺址的發掘中,梁思永先生在地層學上證明了小屯、龍山和仰韶文化的年代關系,也就是著名的后崗三疊層,贏得了中國考古地層學之父的美譽。不過我也只是會理論,具體分辨土質、土色我也只是紙上談兵。”
曹子鈞說,“從這段話,你就比我強太多,我只是看過楊隊他們是如何分辨的,自己卻不行,我更多是做輔佐工作,比如測繪,畫圖,登記整理資料之外的,具體發掘,布方還得楊隊他們來。所以,這個方面,我能夠教你的不多,反倒是我向你學習了。”
蘇亦謙虛,“曹哥,你可別笑話我,我真的只會紙上談兵。”
曹子鈞笑,“你這還是紙上談兵,我連紙都不配擁有了。”
這個時候,存在感一直不是很高的沈明,忍不住了,“不像我,只會埋頭苦干,我說,你倆,能不能別聊了,師傅們都等你倆挪開腳呢。”
考古工地的工人師傅,除了專業技工之外,還不少當地雇傭的村民,尤其是大型遺址所在地的村民,基本上都是熟練工種了。
比如,二里頭遺址附近的村民,只要地里沒活,搖身一變就是考古工地的發掘工人。
而且,考古工地上經常會有人過來參觀,除了考古研究人員,還有各色各樣的名人領導學生什么的,所以,見到蘇亦出現在這里,也不意外。
甚至看到曹子鈞帶著蘇亦觀看探方,都很懂事的給他們騰開位置。
實際上,這些工人也喜歡看熱鬧。
好不容易有這種光明正大的偷懶機會,他們才不會錯過呢。
對于沈明的話,他們選擇無視。
倒是曹子鈞的教學,卻盡心盡責。
等沈明拉著蘇亦鏟土的時候,他還說,“來之前,楊隊讓我考考你的基本功。”
“啥情況?”沈明來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