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自建工廠與產能告急……
自從九州汽車在滬上車展一鳴驚人后,短短15個月的時間,國內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以蔚來、小鵬、樂視、理想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威馬、奇點、游俠等一些陳平江甚至連名字都沒聽過的車企。
傳統車企方面,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也都開始朝著新賽道轉型。
根據陳平江的統計,全國算下來怕是不下于二三十家。
這些企業在2015年前后開啟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創新浪潮,推動了電動化與智能化的結合。
“國內做什么都是一窩蜂,團購如此,網約車如此。創始人心思涌動,投資人尋找可靠的投資回報,大家就像是聞著血腥味的鯊魚。”殷云翔笑著搖頭:“前期大家都在跑馬圈地盤,當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就開始血腥廝殺,唯有活的久才笑到最后。”
做為老汽車人,這幾年國內汽車產業的局勢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年輕那會兒國內敢造車都是有真本事,現在什么人都敢往里上。
陳平江頷首贊同:“國內是這樣,國外其實也這樣,只不過沒這么激烈罷了。硬要說起來,這些企業中還有被我們忽悠的。九州S1的爆火給了他們不少錯覺。”
那所謂的威馬、奇點、游俠等造車新勢力,陳平江在未來沒聽過名字,顯然因為各種問題半道夭折。
“主要國家扶持力度也大。”殷云翔道:“中央和地方兩級財政對新能源汽車提供的高額補貼就不說了,免征購置稅對尋常百姓而言特別有吸引力。特別是京城滬上等城市的免費牌照和不限行,簡直是核彈。”
這話說的一點沒錯。
滬牌多貴啊,京牌還要搖號限行,現在新牌照一出來,無視規則無視約束。
殷云翔話音一轉:“但坦白說,消費者購車主要受牌照、補貼驅動,對產品性能和技術成熟度信任度較低。一線城市因限購政策成為主戰場,二三線城市需求尚未激活。這些無不說明新能源汽車剛剛上路。”
在新能源汽車這塊,這是一個群雄并起的時代。
比亞迪與北汽新能源爭奪市場份額,江淮等車企通過低價策略滲透低端市場。
新勢力尚未構成威脅。
蔚來、小鵬等企業仍處于研發階段,市場關注度主要來自資本層面而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