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大工程大項目大發展
所以絲織業機房還是能賺大錢的,城里就有數百張織機的大機戶,每年獲利不亞于萬畝良田。”
聽到說可行,林大官人就狂野的說:“那我們也搞機房,也不對,我這叫工場!
前期就收著點,先規劃個一千張織機的布局。”
馬英明:“......”
坐館你知道布局一千張織機,是什么概念嗎?
那蘇州織造局也就六個堂口,兩三百張織機,千把織工而已!
單說織機成本,每張就是五兩,一千張又是多少?這還不算其他投入。
這在你林大官人的嘴里,還只是個“初期”規模?
還沒等馬英明想好怎么回應,又聽到林大官人忽然莫名其妙的亢奮起來,像是表演一樣慷慨激昂滔滔不絕的說:
“然后通過絲織業帶動繅絲、刺繡等上下游關聯產業,在南岸新區形成產業集群,依托木瀆新港進一步降低供應鏈成本,打造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出口海外,走向世界!”
其實知道點歷史的都知道,海外貿易大爆發即將到來,這就是林大官人敢于上馬大工場的底氣。
馬英明連忙道:“步子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林大官人用力的揮動手臂,堅定的說:“如果連想都不敢想,那還能成什么事?我告訴你一句話,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一個地方要有大工程大項目,才能有大發展!”
然后林泰來還是不死心,又說:“不過絲織物畢竟是奢侈品,棉布才是影響力更深的大眾產品,我們不能忽視了底層民眾的需求啊。”
現在林大官人的手下們只要聽到“影響力”三個字就頭疼,感覺林大官人為了這三個字,總是干一些往外扔錢的事情。
明明這么大一個基業,結果財政狀況一直緊繃繃的。
隨后馬英明又聽到林大官人說:“雖然目前條件不成熟,但今后還是要多想想法子,把織布工場也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