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大工程大項目大發展
若能有個幾萬織布工人,年產數以百萬計布匹,天下何處不可去?”
馬英明很想反問,你坐擁幾萬靠伱吃飯的人,想去哪里?
主要是林大官人忽然想到,山東是除了江南之外最大的棉花產地,也是最大的棉花“出口”省,又和江南有運河連通,不知道這里有沒有文章可以做。
如果不是林大官人的表現“一貫正確”,馬英明這時候就想吐槽林大官人“好大喜功”了。
兜里都沒積攢幾千銀子,卻張口大工程,閉口大項目,到處做規劃,遍地搞建設,一問就是超前,再問就是布局。
這種急切拍板上項目的節奏,馬英明只在史書里的秦始皇和隋煬帝身上見到過......
馬英明感覺林大官人目前的精神狀態,和統一六國后的秦始皇或者登基后的隋煬帝一模一樣。
但是他看了看左邊,稅關主計宋全是林大官人的老長輩了;
又看了看右邊,稅關河快頭目是林大官人的親三哥。
最后馬英明只能暗嘆一聲,自己還能有啥選擇,只能林大官人想干什么,就跟著干。
反正下面第一步是先在南岸修建新港,這總能派上用場,不會白費工夫。
此后數日,林大官人就在橫塘鎮和木瀆鎮之間反復橫跳。
不但在兩處輪流過夜,而且居留時間要精確到刻,保證兩邊居留時間完全一致。
當然林大官人除了陪孕婦也不能閑著,以更新社坐館身份,接見了新吳聯各加盟社團、胥太水務集團所有組長級別以上頭目。
在蘇州城活動主打一個官方身份,但是到了城外廣大鄉村地區,卻還是以社團身份為主,這非常具有大明特色。
一連過了七八日,時間已經進入七月下旬。
林大官人正在橫塘鎮林家大院,勸安樂堂堂主兼新吳聯大龍頭陸義斌不要退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