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吏部那些事
故而當前尤其要穩住,以自保為要務,凡事安全第一。”
趙南星最終還是接受了陳有年的勸告,“那這次就什么也不做了,不給林泰來可趁之機。”
他已經被降到主事了,這已經是六部里級別最低的屬官了,再降就只能去外地當知縣了。
可以說,完全沒有抗風險能力,還是老實點。
陳有年又安撫說,“我們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在制度框架內,堂堂正正的向前推進。”
陳有年指的就是將要召開的吏部部議,主題肯定就是初步擬定候選人名單。
在六部的部議里,以吏部的部議最為重要,或者說最為被人關注。
因為吏部部議討論和決定的人事動向,對其他部門影響力巨大。
戶部情況有點類似,對其他部門也有巨大影響力,所以戶部在六部能排第二。
在這特殊時期,參加人事問題部議的人員不多,有右侍郎王用汲、文選司郎中陳有年和文選司員外郎、以及考功司郎中林泰來。
這是林泰來第一次參加部議,比較可惜的是,在人事選用方面,他的發言權重并不高。
畢竟這是文選司的主力業務,考功司只能算是協助部門。
所有官職都有一定任職條件,越是重要的官職,任職條件越苛刻。
如果弄不清任職條件,胡亂推薦人選,那是要鬧大笑話的。
比如說朝廷坐堂兵部尚書,近幾十年有個慣例是由宣大總督或者薊遼總督回朝擔任。
若推薦個工部尚書遷轉兵部尚書,就是非常不專業的行為。
而吏部尚書按慣例,一般由其他部二品尚書、或者同品級都御史里面遷轉而來。
而且必須是資歷很深的實職正二品部院堂官,資格比較淺的就不能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