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讀書人不應只有皓氣長歌
到時有人反對,那朱由崧就指著歸德府,讓他們看看那地方的范例。
如果還有人膽敢逼逼賴賴的反對,那就看他的刀把子砍不砍他們了。
明朝秀才是不能做官的,除了科舉就沒有上升通道。
朱由崧的新政讓童生和秀才可做胥吏,讀書人能鍛煉政務,胥吏可以考科舉,給他們一個上升通道。
讓更多讀書人進入基層,可以政令通達,因為他們出自地方,讀過《鄉(xiāng)約》相結(jié)合,更懂得地方上的各種弊端,能有效的管理地方。
明朝地方上的胥吏,有些堪比惡霸流氓,欺壓百姓,妥妥的黑社會。
大部分讀書人讀過圣賢書,比起地方上的流氓惡霸一樣的胥吏,還是要注重面子,有一定的底線。
朱由崧決定讓顧絳去做歸德府暫代知府一職,由他去主持改革,自己在背后支持他。
顧絳后來著作的《郡縣論》里面,陳述了當時明朝地方政務上的種種弊端,提出“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這樣前衛(wèi)的思想。
明朝知府這種地方官,只是從四品和正四品官階,現(xiàn)在朱由崧的威望,還是完全可以直接自主提撥的,只有那種三品大員才不是他能隨意提撥。
顧絳聽說陛下要把地方胥吏納入官身考核,眼珠子都瞪大了。
顧絳心里不只是吃驚,也是為陛下的這種從未有過的新政制度感到激動。
陛下的這種新政制度和他腦海中的一些想法又完全一致。
“顧絳,我們既然都知道朝政的弊端,不應只是嘴上去抱怨它,我們應當想辦法如何去改變他,”
朱由崧嘆息一聲,
“朕認為我們現(xiàn)在大明的讀書人出了問題,光只知道嘴上去抱怨朝政這里不行,那里不行,從沒想過身體力行的去改變他?!?br/>
“讀書人不應只有浩氣長歌,也應身體力行去感悟大道?!?br/>
“軍人不行就去參軍,胥吏不行,就去做胥吏,不要光盯著上面的位置,而是應當從基層做起,去建設(shè)大明,經(jīng)營大明,造福大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