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視察船廠
“夠了!”朱由崧臉都黑了
“強征船匠回來!恢復匠戶制,強征!虧你們想得出來。”
朱由崧皺眉看著何騰蛟,暗暗搖搖頭,從何騰蛟的說話的內(nèi)容和語氣,他大概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
無非是取消匠戶制后,那群工匠有了自由身,趕緊離開了這個剝削了他們幾代人的地方。
現(xiàn)在那些船匠有一部分自己創(chuàng)業(yè),開小作坊造小船去了,還有部分有能力的,讓私人船廠用高價挖走了唄。
大明朝廷的這種軍戶、匠戶制度,起初是為了方便管理集中生產(chǎn)。
但是軍戶、匠戶制度讓軍戶、匠人沒有人身自由,身份低微,受到了朝廷官僚的瘋狂剝削,工匠們的勞動創(chuàng)造性受到嚴重的束縛。
所以朱由崧前段時間下旨,廢除軍戶制度和匠戶制度。
但是現(xiàn)在看來,這群大明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啊,好事也讓他們變成壞事,這太讓人無語了。
大明這些官僚上位者習慣性把工匠當牲口一樣使用了幾百年,現(xiàn)在朱由崧廢除匠戶制,拿掉了拴著工匠們身上的韁繩,讓工匠有了自由。
船匠們有了自由,不想繼續(xù)做官老爺?shù)纳诹耍賳T們就開始發(fā)脾氣,要求強征,要求恢復匠戶制。
大明立國近三百年,長久形成的階級固化,讓上層這些官員們脫離了大眾階層,和下面階層的普通人沒有絲毫共情,思想固化,脫離實際,從來不會去換位思考。
回顧中國匠戶的歷史,可謂是一把辛酸淚,令人感慨萬千呀。
匠籍從唐朝就有了。
不過真正意義的匠戶制度,卻是蒙古人統(tǒng)治的元朝才真正確立的匠戶制。
憨憨的草原漢子騎著蒙古馬,從北殺到東,從東殺到南,又從南殺到西,所向無敵。
他們在戰(zhàn)爭中俘虜收集了大量的工匠后,將他們集合起來,單獨設(shè)立一個“匠籍”,官府登記在冊,幫蒙古貴族免費生產(chǎn)軍械、構(gòu)造工事和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