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李善長,咱終究還是小瞧了你!
身為寧陽縣的主簿,哪怕只是被楊大知縣臨時任命的主簿,朝廷那邊兒的告身還沒有下來,陳墨也是可以翻看寧陽縣的各種檔案的。
而在翻看寧陽縣各種檔案的時候,陳墨只覺得自己每一個字都認識,可是當這些字在楊大知縣的手里變成公文之后,自己卻是一點兒也看不懂。
尤其是楊大知縣之前曾經上奏本說要取消士人優待,并且按照土地的多少來確定賦稅的征收等級。
比如說一個人擁有十五畝土地,那他是按照三十稅一的稅率來繳納賦稅。
可是當一個人擁有二十畝土地的時候,他就要按照二十稅一的賦稅來繳納賦稅。
如果一個人擁有了四十畝土地,那么稅率也會瘋狂飆升到可怕的五稅三。
也就是說,如果計算上種子、肥料、人力、畜力、農具等等亂七八糟的成本之后,一個人擁有三十畝土地的時候還能勉強維持,當一個人擁有四十畝土地的時候,就會虧到親娘都不認識。
也正是因為如此可怕的進階稅率,所以現在江南的很多士紳才會想著把自己名下多出來的土地趕緊賣給那些佃戶。
最起碼在朱皇帝沒把稅率改回去之前,自己手里絕對不能擁有這么多的土地。
在吳彥虎看來,這一招似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接下來只要再把人丁和土地徹底綁定到一塊兒就好,什么隱戶逃丁,什么逃避賦稅,早晚都得被這一招給解決掉。
所以,楊大知縣又為什么會提出搞什么王田制?
王田制那玩意兒的核心是要把所有的土地都收歸到朝廷手里,而且從楊大知縣寫的奏本來看,這里面留下來的亂七八糟的漏洞也不少,甚至有很多東西和那個進階稅率還是沖突的。
正當陳墨長吁短嘆時,吳彥虎卻微微搖了搖頭,說道:“縣尊愿意怎么折騰就讓他怎么折騰吧,咱們三個終究只是佐貳官,也別想著跟其他地方的縣丞、主簿和典史一樣做什么二爺、三爺、四爺之類的。”
說到這兒,吳彥虎也不禁長嘆一聲。
他娘的,其他地方的縣丞是二把手,主簿是三把手,典史是四把手,擱在一個縣里那也是響當當的角色,尤其是縣丞,其實手里的權力也不見得就比知縣小多少,誰見了不得稱呼一聲二爺?
可是在寧陽縣,這一切都只是夢幻泡影。
吳彥虎算是看明白了,什么他娘的縣丞,什么他娘的二爺,沒有楊大知縣發話,別說自己只是楊大知縣臨時任命的暫代縣丞,就算自己是朝廷正兒八經派過來的正七品官也沒什么鳥用,整個縣衙里根本就沒人鳥自己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