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執政人才
數日之后,襄平城中,蔡邕暫時居住的宅院中。
“伯喈先生,這幾日忙于政務,未及前來拜訪,還請見諒。”
“太守勤政為民,老夫佩服。這幾日老夫在城中學堂觀摩,感慨良多。遼東學堂之教育由淺及深,簡單易學,卻又包羅萬千,極為務實。照此法自行教育,不出十年,遼東必定人才濟濟。
老夫治學半生,自詡精通教育,不曾想今日方知自己是何等淺薄。太守之能,遠勝老夫千倍萬倍。”
“伯喈先生實在太過謙虛。如今遼東教育方興,尚無人主持大局。若是伯喈先生愿意,可留下來主持。可委任先生為遼東博士祭酒,掌管書籍文典,兼顧教育。”
“這…老夫愿意留下來,為遼東做一些事。但這教育,恐怕難以勝任。且等老夫再熟悉熟悉遼東情況,方可不負所托。”
“如此,就有勞先生了。”
“能為百姓多做些事,也是老夫余生所愿。之前見遼東各學堂牌匾上面的字體剛勁有力,如刀如劍,如山如岳,詢問得知,都是太守所書,正想見識一下太守書法,不知可否?”
“有何不可?但取筆墨。”
蔡邕立刻讓下人取來筆墨紙硯,隨后站在一旁觀看陸誠寫字。
不多時,蔡昭姬也悄悄走來,站在陸誠身后不遠處觀看。
但見陸誠提筆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陸誠的書法水平已經達到7級,不說青史留名,也相差不多,再加上獨特的人生經歷,使得他的書法融合百家之長,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運筆如刀如劍,剛勁之中便偏又帶著幾分灑脫超然,即像是一個征戰沙場的猛將,又像是一位超脫世外的隱士。
蔡邕見到這般字體和內容,也是忍不住嘖嘖稱奇:“莫非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太守果非常人也。”
蔡昭姬忍不住小聲將這首詩念誦出來,讀完之后細細品味,再看向陸誠之時已是滿眼崇敬。
“字好,詩也好。”
雖然此時流行的還是漢賦和樂府詩,詩歌的形式與唐詩有所不同。但簡潔明快的唐詩,即便放在這個年代,仍舊能夠彰顯它的魅力。
一番一番夸贊、謙虛,你來我往,陸誠與蔡邕倒是更熟悉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