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
榷稅中最大一宗,來自榷鹽錢。
前唐末年,每年可收三四百萬緡,而在懿宗朝那會,則接近五百萬。
夏朝剛建立那會,一年只有百余萬緡榷鹽錢,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以及對逃稅行為的打擊,現在已經慢慢超過唐末,達到了六七百萬的龐大數目。
榷鹽錢之外,第二大宗則是榷茶錢。
這個稅種的歷史不長。
中唐以后,因為茶葉貿易的極大增長,這種商品漸漸變得引人注意。
唐德宗時期,首次征收榷茶錢。當時數額不大,稅率“十分取一”(10%),彌補的也多是一些臨時性的開支,比如補充某地常平倉,給百姓平價供糧等等。
唐德宗跑路后,與間架稅一樣,榷茶錢停征,因為這是“暴政”的象征——茶商與地方大族、官員公卿關系密切,自然阻力較大。
但嚴峻的形勢擺在那里。
武夫們要軍賞,平叛要軍費,不收錢怎么辦?難道一起等死?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官員士大夫階級不得不妥協,同意割肉征稅。
德宗朝,榷茶錢每年四十余萬緡。
宣宗朝,增至六十多萬。
至唐末,大概八九十萬的樣子。
夏朝每年征收的榷茶錢,則達到了百余萬,是榷稅的第二大來源。
這兩項之外,還有榷漆錢、榷馬錢等等,很多……
不過,前文也說了,中唐以后,便是“量出為入”這種操蛋的征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