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龜甲船
徐懷不僅將養父母的墓地移入英烈陵園,這些年來壯烈犧牲于戰場之上的淮源男兒,也都安葬于此。
徐懷此行的一個目的是登英烈陵園祭拜,還有就是視察建于玉皇嶺的一個鐵作工場。
在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之后,舊有的陂塘以及水力工房最終并沒有都轉移給地方接手。
即便采用新式水輪機,然而也有一些領域需要更強的驅動力,單純用變速齒輪并不能完全實現——除了當世齒輪的鑄造精度有限外,當新式水輪機鑄造到足夠大時,同樣需要更強有力的湍流才能驅動。
玉皇嶺與獅駝嶺之間,早年就建成階梯式堰堤——楚山置縣之后,也最早在此成立鐵作工場,借助傳統的水力器械鍛鑄兵甲。
在新式水輪機進入實用之后,玉皇嶺鐵作工坊的兵甲鍛鑄就集中到云陽去了,這邊也曾短時間移交給玉皇嶺鄉司管轄。
雖說軍械監利用新式水力鍛錘,早已經能成功冷鍛遮覆胸腹的大面積精鐵甲片,相比較傳統的瘊子甲,不僅防護力更強,成本也要低廉得多——成本低廉的意義也等同于快速、批量制備。
不過,大面積遮覆甲片,在戰場上的利用,并非僅限于鎧甲。
倘若戰械也能利用甲片替代傳統的厚木板作防護,輕便性及防御力都將大幅提升;傳統的鑄鐵盾也過于笨重,軍中所用極為有限,更多是采用木盾蒙覆熱鍛而成的薄鐵皮。
在戰械防護以及鐵皮盾的應用上,即便利用水力鍛錘進行熱鍛——熱鍛乃是將鐵錠加熱后鍛打,要比冷鍛更為容易加工成型,故而節約人力、物力,但成本依舊是高不可攀。
特別是徐懷希望看到有朝一日戰船能蒙裹鐵甲,這在當世看來是更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以水力鍛錘熱鍛出遮覆一艘中型戰船所需要的鐵皮,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有這氣力,多造三四倍的戰船數量,招募訓練三四倍的水軍,要劃算得多。
因此徐懷對軍械監提出要有更大規模、更低成本制備薄鐵板的能力,也明確將熱軋概念灌輸給沈煉等人。
熱軋的概念乃至全套的流程并不復雜,莊庸、沈煉等人集結一批高水平工師,短時間就制定出幾套方案,但問題在于將加熱后的熾熱鐵條,利用軋輥驅動壓制成薄鐵板,軋輥所需要的驅動力,已經遠遠超乎常規水輪機的范疇。
軍械監就重新啟用玉皇嶺鐵作工坊,制造兩座大型水輪機,還對玉皇嶺的堰堤進行改造,以便形成更湍急的水流去驅動水輪機。
目前軍械監在玉皇嶺已經成功扎出二分厚(零點二寸、約六點七毫米)的薄鐵板,但以當世的匠作精度,想要扎出更薄的鐵板也難了。
“此等鐵板,制盾還有些勉強,但已經看到希望了,相信京襄步甲很快就能裝備上當世最為精良的精鐵盾,”參觀過熱扎工房后,徐武磧拿起工房制成的薄鐵板成品,思量道,“不過,想要用于制甲還是給戰械提供防護,還是太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