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兩道的經營
開元五年九月,江南西道的一個小村莊中,因為今年糧食收獲后,家家戶戶都有了足夠兩年吃的存量,所以就想著把去年存下的糧食賣掉,賣給官府。
現如今的官府,賦稅依舊在收,不過這個農稅卻調的很低,三十稅一的農稅,幾乎沒什么。
當初官府為了治理水患,開發江南地,在為他們這些災民免費建立了村莊以及給予了糧種之后,然后再對耕牛,農具進行了利息極低的長期貸款,貸款金額為五年,利息每年百分之五,每年付一次,當然了,也可以提前付清楚。
因為精耕細作之法和土地堆肥之法,使得現如今每畝糧食產量增加八倍還多,按照新的計量單位,一斤米七文錢,一公斤十五文錢,然后現在畝產大米三百斤,也就是兩千七百文錢,五十畝一萬五千斤大米,七千五百公斤,加起來就是十三萬五千文,一百三十五貫。
這個已經是超過中產之家的財富了。
畢竟在以往,別說五十畝地了,就算是一百畝土地,畝產能產半石就燒高香了,也就是六十斤,現如今三百多斤。
按照六十斤來算,這是豐收年的產量,五十畝加起來也就是三千斤大米,按照一家五口算,一個成年男子一天兩斤大米,婦人一斤半,三名小孩一人一斤,這一年的時間就要吃兩千三百斤左右,這還不算是逢年過節的。
豐收年的產量,一年吃下去也就如此了,若是趕上平常年份,省吃儉用也能過下來,但若是趕上個災年,糧食欠收,或者是顆粒無收,那就真的是要了老命了。
余下的存量根本不夠吃的。
這些是不算農稅,勞役,口賦的,若是還有這些,豐年也只能混個飽肚,然后就沒有存糧,平常年份還要省吃儉用,農閑的時候,用野菜糊糊吊著命就行了,饑半年,飽半年,還是可以的,若是稍微欠收,或者其它個什么事,那就是全年挨餓了。
遇上個災年,那就只能賣兒賣女了。
所謂的中產級階,也只是靠天吃飯而已了。災年偶爾來個一兩年,還是可以撐住的,但若是三五年,這個中產階級也是要破產的。
所以說,這個畝產三百斤,屬于糧食正常產出的三百斤,一年產出的糧食可以連續飽吃兩年,然后交了貸款,這個貸款,一年的產出就可以還清了。
比如,耕牛,一頭上好的耕牛十貫錢,另外就是一整套的鐵質農具,也是五貫錢。
這個錢,可以給銅錢,也可以用糧食抵押。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滿意的豐年了。
另外,官府在鄉亭中特異教授家豬牛羊的飼養,雞鴨的飼養防病,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提高蛋類,奶類產出的,而且還家家戶戶發了一本家禽養殖手冊。
為了防止這些農戶不知道珍貴,特意每個月都必須抽出一天,讓鄉里人到十里亭去聽讀書人講授書里面的養殖經驗,比如,豬如何閹,為什么要閹,豬羊如何配種,下崽的時候如何照看,難產的時候如何協助,等等,而且還有雞鴨的如何快速養殖增肥,如何人工孵化小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