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集《 楞嚴經修學法要》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化迷指愛取煩惱,我們向外的攀緣,產生愛憎取舍,就把世界創造出來。比方說,你前生愛取善法,你對布施持戒的法特別愛取,所以你今生有安樂的世界出現;比方說,你前生特別愛取殺盜淫妄的惡法,所以你今生就出現痛苦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愛取所產生,虛空是一念對立的愚癡心所生起的,虛空跟世界就是這樣生起的。因此在十方的微塵國土當中,只要它還是有漏(非無漏就是有漏),它就是眾生一念的:一個迷惑的、頑強的妄想所創造出來的。
當我們知道──整個虛空,它生在我們一念的心性,就好像一小片的云霧,點綴在太虛空當中。這個虛空是怎么來的呢?是你那一念的妄想,那個小水泡創造出來的。所以虛空相對于清凈心,就像一個小小的云霧,在太虛空中活動一樣;虛空的廣大,尚且是這么的微小,何況是虛空中的世界呢?
換言之:你的虛空相、你的世界相,都是由于過去的妄想創造的。
這里,講到一個道理:當一個人開始回光返照,所謂的發真歸元,他內心當中開始念念觀照我空法空的真理,念念在息滅我們的愚癡妄想的時候,我們內心深處那種虛空相,我們來生的世界相,在我們佛堂的念念觀照當中,慢慢慢慢的消失掉了。當你不斷的向內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你跟清凈心相應的時候,你心中的顛倒想將慢慢的消滅;你來生本來應該墮到三惡道去,你來生本來應該到人天去;人天、三惡道的虛空相、世界相,慢慢慢慢的破壞掉,你把三界的果報在止觀當中慢慢慢慢息滅了。
這樣當然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你的別業──你個別的業力,你自己的業力當然消失了。第二個是共業的問題──說:你一個家庭五、六個人,大家為什么生活在一起呢?有共業,相逢就是有緣!那么本來你應該要到來生去,到一個天界或者到哪一道跟他做眷屬的,現在你要把這個業力消失掉,有些人同意,有些人就不同意!
十方諸佛菩薩看到你要消滅來生的因緣果報,他當然是合掌歡喜、合掌贊嘆啊;但是這些魔王、你的冤親債主他就不高興了,他看到你在修止觀的時候,念念的觀照真如、念念的把三界的力量息滅,他內心當中非常的恐怖、非常的生氣…就有問題了!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魔動之緣
定合圣流: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處湛然。】
諸有壞動:
【一切魔王,及諸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懾。】
諸魔不容:
【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
故來惱亂:
【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于三昧時,僉來惱汝。】
這段文主要是針對一個真實修學正念真如的人,當他在佛堂修禪飾三摩地,他以空觀的智慧來莊嚴他的真如三昧;在三昧寂靜的心中,不斷的回光返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本來清凈、本來具足。這個時候十方菩薩、阿羅漢他們在一念的寂靜心中跟我們是怎么樣呢?心精通脗,彼此間心心相應…感應道交,他內心當處湛然。
諸佛菩薩對我們修習楞嚴止觀是表示贊嘆的;但是一切魔王,這個魔王指的是六欲天天魔,還有諸大鬼神;這里的鬼神包括一些山神、土地神,乃至于我們過去的冤親債主,或者是凡夫天眾,他看到他們的宮殿,無緣無故產生了震動崩裂;他們都有神通,本來是大眾的共業,結果你想跳出你的共業這一部,這時候你的影響力,就開始產生了破壞的力量。所以他以他的果報神通力,看到整個大地開始震動(當然他不是用眼睛看,他是用他的神通去看),乃至于看到水中的陸地,開始飛騰,他內心非常的驚嚇恐怖;大家共同造了善業、以共同的善業力創造一個安樂果報,而你現在要脫離三界,他內心當然是很恐怖的。
一般凡夫眾生的內心是昏昧闇鈍,他也不知道有什么變化,但是這些諸天魔王跟鬼神,他有五種的報通,只是差一個漏盡通,最重要的是:他內心是貪戀三界的塵勞,你現在要離開三界,你要把你這部分的業力消滅,他怎么能夠讓你這樣去破壞這個三界──他們認為最安樂的處所呢?所以這些鬼神、諸天魔王、還有一般的魍魎精魅…這些曠野鬼神眾,在你即將成就三昧,但是還沒有成就的時候,他們都會來這里干擾你,目的就是要破壞你的三昧,他要阻止這件事情發生。